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
供稿:疾病预防控制科 刘文静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通常不会从食物中直接获取,而是主要来源于饮食摄取的蛋氨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它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涉及多种酶和维生素。特别是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了解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对于预防和诊断多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当人体缺乏这些维生素或者由于遗传因素影响相关酶的活性时,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会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反映机体甲基化状态和转硫化的异常状态,与多种健康问题有关,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和脑卒中。
一、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范围与检测方法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一般参考范围为5~15μmol/L。若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升高,则可能提示存在某种疾病或病理状态。
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临床意义
1、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心血管儿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2、导致神经系统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3、引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在糖尿病伴肾脏、视网膜以及血管并发症中起到重要作用。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加剧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和器官功能损害。
4、肾脏损害。
同型半胱氨酸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越低,提示肾脏功能受损。
5、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从而大大增加肺栓塞的几率。
6、其他疾病风险高。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还与骨质疏松、骨折、早老性老年痴呆、抑郁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等多种疾病存在密切关系。
三、建议哪些人做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1、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及家族史者,长期吸烟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超重、肥胖者;
3、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备孕和孕期女性;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期后女性。
四、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1、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某些酶的缺乏或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降低,营养缺乏。
2、营养缺乏。
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的缺乏,是影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重要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不当,如摄入过多的高蛋白质食物。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疾病与药物,肾衰竭、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肠内炎症等疾病也可能影响同型半胱酸的代谢。
五、如何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呢?
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叶酸、维生素B6和B12的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等,还有豆类、坚果、瘦肉、鱼、禽类等,这些食物富含叶酸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减少高蛋氨酸食物摄入。
减少食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药物治疗。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B12。在医生指导下,每日补充0.4~0.8g的叶酸,以及适量的维生素B6和B12。
同型半胱氨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化指标,其水平的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定期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结合个人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和疾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提高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其水平,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