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服务号

首页 > 健康教育 > 眼科科普

带你了解各种类型的青光眼手术

    时间:2024-07-16    浏览量:1348次

供稿:青光眼病区  狄浩浩


前一期科普我们普及了抗青光眼药物的种类和注意事项,青光眼的治疗除了早期药物治疗,对于大部分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青光眼疾病,医生会建议不同的手术方法;这一期我们来了解一下几种主要的青光眼类型以及对应的主要的青光眼手术方式。


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由于房角急性或慢性关闭引起的一组眼压增高、继而导致视神经不可逆损伤、视野缩小并逐渐致盲的疾病,就是闭角型青光眼,这类患者往往症状比较明显,患者会有眼睛胀痛、突然视力下降、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当然如果房角是慢慢关闭的,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直到视神经萎缩到晚期才会发现。大多数这类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往往会合并白内障,对于这类患者,医生会建议行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原因在于此类患者本身存在房角狭窄甚至关闭,晶状体的增厚和膨胀(我们通常说的白内障)会加重房角的狭窄和关闭,因此通过白内障摘除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术中再房角分离(医生称为小青白手术),可以使患者的房角重新开放,从而达到降眼压的效果。对于患者房角关闭一般以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青白手术可能不能达到将眼压降低至正常水平,这类患者医生会建议做白内障摘除联合植入人工晶体,术中需加上小梁切除术(医生称为大青白手术)。


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由于房水外流阻力增大引起的眼压增高,视神经进行性萎缩,导致的青光眼我们称为开角型青光眼。这种患者的房角是开放的,眼压高大部分原因是小梁网排水的阻力增加。对于这类青光眼的手术治疗主要集中在促进小梁网房水的外排,最常见的手术有两类:一是微创青光眼手术,包括外路或内路小梁切开术(360手术)、粘小管成形术等;二是小梁切除术;前者是解除小梁网房水排出通道的阻力,对于早中期青光眼适用,后者是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形成滤过泡达到降眼压目的,往往作为晚期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方式。


3. 继发性青光眼

这类青光眼的发病原因较多,所有眼部或者全身疾病继发的眼压升高,均可称为继发性青光眼。常见的病因有外伤、使用激素、炎症、出血、色素以及血管疾病等,随着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发病率升高,血管性疾病引起的青光眼越来越多,就是临床中称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预后较差,如不及时治疗,严重的会摘除眼球。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常见的原因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未及时治疗,导致视网膜广泛缺血,从而形成异常的新生血管,导致房角排出房水功能破坏,引起青光眼。

此类青光眼的治疗较为复杂,首先需要消退新生血管减少出血,方法是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其次,待新生血管消退后3-5天需行青光眼手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将硅胶管置入前房引流房水至结膜下吸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当眼压控制稳定后需要治疗原发病,也就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需要多次视网膜激光治疗解除视网膜缺血,才能尽可能减少青光眼的复发。


以上介绍了临床当中主要类型青光眼的主要手术方式,大多数患者认为得了青光眼,只要做了手术就治好了,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无论任何类型的青光眼,无论行哪种手术方式,青光眼的治疗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长期复查随访,评估疾病进展以及目标眼压,结合青光眼药物、激光以及青光眼手术,最终目标是控制患者达到目标眼压,缓解青光眼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