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用药注意哪些?
供稿: 青光眼病区 狄浩浩
青光眼作为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而且是终生性疾病,其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眼压,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仍然是多种类型青光眼治疗的首选方案,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应用最小量的药物达到控制眼压和防止青光眼的进展。
治疗青光眼的药物种类可分为五大类,这些药物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有些青光眼患者需联合3种甚至4种降眼压药物才能将眼压控制在目标眼压,因此抗青光眼药物本身引起的不良反应会引起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严重者会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从而引起青光眼的进展。
一、 前列腺素衍生物
常见的有:曲伏前列腺素(苏为坦)、拉坦前列腺素(适利达)、贝美前列腺素(卢美根)、他氟前列腺素(泰普罗斯)等。常作为控制青光眼的一线用药,具有降压幅度大、作用持久的特点,每天只需晚上睡觉前点一滴。长期应用可引起结膜充血、眼周色素沉着(黑眼圈)和睫毛变长。
二、 β受体阻滞剂
常见的有:噻吗洛尔(噻吗心安)和卡替洛尔(美开朗)。夜间降眼压效果差,推荐白天使用,每日2次。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减慢心率、诱发哮喘发作,因此对于心率较低,患有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禁用。
三、 α受体激动剂
常见的有:溴莫尼定(阿法根)。因能通过婴幼儿未发育成熟的血脑屏障产生中枢神经的抑制,不能用于6岁以下婴幼儿。常见副作用为口干、眼部刺激症状。
四、 拟副交感神经药物
常见的有: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常用的缩瞳药物,可以收缩瞳孔,开放放角。也可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增加房水的流出。常见的副作用为调节痉挛,使近视增加,瞳孔缩小出现视物模糊等。
五、 碳酸酐酶抑制剂
常见的有:醋甲唑胺片(口服)和布林佐胺(派立明,滴眼液)。属于磺胺类药物衍生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患者不能服用。副作用包括低钾、胃部症状、口唇麻木以及肾结石发作等。
临床上常用的青光眼药物还有高渗剂,如甘露醇,静脉注射快速给药,常作为高眼压状态下紧急使用,副作用有多尿、心血管负担过重以及肺水肿等,对于老年人使用应注意关注心血管和肺部的影响。
此外,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还应注意药物中防腐剂对眼部的损害。常见的防腐剂为苯扎氯铵,长期使用会引起眼表毒性反应,如结膜充血、角膜炎、睑板腺功能障碍等,患者可表现为烧灼感、刺痛感、异物感、干眼流泪及眼睑发痒等。有研究表明,青光眼患者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眼表疾病发生率达38%-60%。因此,应定期至青光眼专科门诊复查评估,适当应用人工泪液及生长因子缓解眼表症状,更不能随意使用青光眼药物,要在青光眼专科医生的建议下使用。